弥勒演化与布袋弥勒

2024-08-12

数千年中华文明史反复证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需要在与本国国情较相适应的条件下,与本国传统文化逐步结合,才能得到传播和发展,作为代表古印度文化的佛教也不例外。在它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等)不断互相影响、吸收,产生了新变异。本来是外来文化,却逐渐发展成为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最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佛教的中国化不止于佛教的义理,而是包括人物(菩萨、佛)形象在内的全方位的中国化。人物方面中国化最彻底又最深入民间的以弥勒和观音为最。


弥勒信仰是佛教三大世俗化信仰之一,随着整个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合流,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弥勒信仰也进一步实现民族化、民俗化。根据辩证法原理,一种事物内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形式的相应变化,佛教内涵的中国化,必然要求其形式有相应的联动变化。


于是,佛或菩萨像的塑造作为佛教最直观的形式,也就逐步中国化了。在印度佛教中,弥勒是一尊头天冠、庄重威严的佛像,与现在佛释迦牟尼和过去佛燃灯佛一起,端坐在佛教殿堂中央莲台宝座上,称“三世佛”。但是,传到中国以后,初期还是“原装”,如北魏时期弥勒造像的定式主要为两种:其一为菩萨装,头戴宝冠,坐姿为交脚式,呈说法相或思维相;其二为佛装,头梳发髻,多为站姿或交脚坐姿,施转法轮印或无畏印。


这两种弥造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弥勒造像的主要形式。但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弥勒塑像改变“国籍”,成了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中国弥勒,即在天王殿内外向而坐笑迎宾客的大肚子弥勒。可以这样说,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外部标志或符号之一,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座具体直观的里程碑。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