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弥勒形象的民族、民俗化特征
2024-08-12
布袋弥勒既受到官方民间共同的尊崇与信仰,其影响自然越来越大,其形象成为后世弥勒的蓝本。后世弥勒形象虽然以契此的相貌为本,但又融入了一些新的创造,矮身大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形象后来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也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形象。
弥勒形象的定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凝聚了中国人自己对佛的理想,体现了中国先民可贵的创造精神与美好愿望。矮身大肚是弥勒佛最为突出的特征,俗称大肚弥勒佛,这里面自然有契此原型的影响,因为传说契此就是一个矮胖子,但其中还有更深的寓意。矮与胖是相应的,弥勒的矮就是为了突出其胖,更能衬托其硕大无比的肚子。契此的形容不佳:“蹙额皤腹”本是为了说明其丑拙,借此表明其平民性,并抵消佛必庄严长大的旧观念。而弥勒的大肚更是为了强调其宽容、包容的特征,体现了宽广的胸怀和无所不容的气度,也体现了吸纳一切、消化一切的精神。
弥勒的大肚已经摆脱了其原型的意义,变得更富有象征性。它一方面体现了佛教的宽容精神和佛的博大胸怀,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善于吸收、消化与理解外来文化的特性,恰好表达了两种精神与两种文化的合而为一。夸张而裸露的大肚一方面或许与印度僧人偏袒右肩的习俗有关,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坦诚、自然、无拘无束的风格,也更接近下层生活,更具有亲切感。而这种袒露又是节制的,并未产生放浪的感觉,只是增加了一种有趣与好玩、让人喜爱的感觉而已。弥勒的胖肚还有一种多福的寓意,中国人以发胖为发福,长期的短缺经济历史造成了人们以胖为美、以胖为富的心理,特别是对衣食不继、难得一饱的下层人民(包括契此这样的游方僧人)来说,胖就意味着活得好,就意味着健康与幸福。这种寓意只能是中国百姓美好愿望的体现,与印度佛教就没有直接的关系了。
弥勒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笑口大开,这一特征不见于有关契此的记载,当属后加。以往的佛像大都是庄严肃穆的,即便是笑,也只能是略含笑意的微笑。让佛夸张地开口大笑,既不见经论又不合情理,因为这样似乎有损佛的尊严。那么为什么让弥勒异乎寻常地张嘴大笑呢?其实矮身大肚与笑口大开是完全相应的,试想,假如让袒胸露腹的弥勒一脸严肃,故示庄严,又该是多么滑稽可笑!而且这样有损弥勒的平民形象,减少其亲近感。常说开怀大笑,开怀与大笑正是相应的、和谐的,构成一个心宽体胖、和蔼可亲的整体形象。弥勒的笑首先是乐观的笑,远离一切烦恼,无忧无虑,无念无求,出离苦海,心常安适,自有涅槃妙乐。学佛者深明缘起,了知因果,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安时处顺,乐天知命,虽处浊世,自然常乐;而从儒家的角度言,君子坦荡,仁者无忧,贫而乐,困而歌,虽处艰难困苦之中,不改乐观旷达本色,故亦常乐。因此弥勒的乐观同样是释儒中印两种乐观精神的合一。
弥勒的笑还是幽默与诙谐的笑,是揶揄与善意嘲讽的笑。都说中国人缺少幽默感,弥勒的形象难道不是最富有幽默感和漫画色彩的典型吗?世人总是有可笑的一面,溺于利欲,惑于声色,自以为是,卖弄聪明却又弄巧成拙,以害人始而又以自害终。弥勒的笑时时提示警醒世人,不要做一个可笑的人,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尽可能地成为一个纯粹完美的人。弥勒的形象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蒸悲于揶揄,在世间而出世间,俗而雅,穷而达,不言而化,不行而成,不废两边而自然中道。这一形象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也是中印文化融合的结晶,更是中国历代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大肚弥勸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标志,也是中国民族性格的化身,还是中国佛教的形象代言人。
弥勒的形象在中国经历了金身弥勒、白衣弥勒、大肚弥勒三个阶段,最后定型为大肚弥勒。这表明中国人既不喜欢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真佛,也不甘心承认庸俗堕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假佛,真正喜欢的是处于中道位置的高贵而平凡、庄严而亲切的可近可仰的世间佛。中国的文化土壤难以产生和接受纯粹的宗教,也不适合极端的邪教生长发育,这种中庸特质可能体现出通过融合而产生的高度创造性的成果,也可能导致由于抹杀了外来文化的本质而带来的不伦不类和普遍平庸,既会产生中国禅宗这样的伟大创造,大肚弥勒这样的博大、宽厚、乐观的形象,又有白衣弥勒之类的妖妄、迷信、邪僻的异类。如何发扬民族精神的优点,限制并铲除邪教与迷信滋生的土壤,已经成为当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条件下,加强对弥勒的研究,弘扬大肚弥勒所体现的优秀民族精神,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